景點介紹
D1
台中(清泉崗機場)/金門
今日集合於台中清泉崗機場(國內航廈),由專人為您辦理登機手續後,搭乘豪華客機,前往金門。
廈門:中國最早的四個經濟特區的城市,它是閩南、贛南、湘南的東向出海口,將發展成為環太平洋的國際性海港。
胡里山炮台
位於廈門島東南海岬突出部,毗鄰廈門大學園區,三面環海,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旅遊資源,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年,總面積7萬多平方公尺,城堡面積1.3萬平方公尺,分為戰坪區、兵營區和後山區。
炮臺結構為半地堡式、半城垣式,具有歐洲風格,又有明清時期的建築神韻,歷史上被稱為「八閩門戶、天南鎖鑰」。景區年均接待中外遊客達上百萬人次,成為了廈門旅遊城市的名片和視窗,是廈門市重要的旅遊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
環島路
沿途會經過大海、沙灘、彩色路面、青草、綠樹,構成了一條美麗的海濱走廊。優美的南國風光,使人心曠神怡。環島路規劃得相當合理,環境優美。遊客漫步其上,一邊領略藍天碧海的壯美,一邊瀏覽小島的自然景色。
D2
洪坑土樓群
位於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,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。是以振成樓為首的三四十座土樓群,主要是以方形及圓形土樓為主,圓形土樓是客家民居的典範,在冷戰時期,它曾被西方國家認為是我國的核反應堆,樓內有水井、浴室、磨房等設施。
集美學村
是集美各類學校及各種文化機構的總稱,位於廈門集美半島坐落於集美村。它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13年始傾資創辦,享譽海內外。學村總建築面積達三千餘畝,擁有在校師生十萬餘人,形成了由學前教育至小學初中高中、從本科教育到碩士博士教育的人才培養體系。它既是鍾靈毓秀之地,又是凝集眾美的觀光風景區,其建築融中西風格於一爐,體現了典型閩南僑鄉的建築風格。
D3
鼓浪嶼(含往返渡輪、不含島上電瓶車)
鼓浪嶼素有琴島之稱,小街深巷常有樂音飄蕩,這裏的悠長曲徑,小巷人家,似乎都綴滿了音符與節奏,充滿了濃厚的音樂文化底蘊。2005年《中國國家地理》雜誌將鼓浪嶼評為「中國最美的城區」第一名。也是廈門市國家5A級旅遊景區,於201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,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。島上氣候宜人,四季如春,無車馬喧囂,鳥語花香,素有海上花園之譽。
代表景點有:美國領事館舊址、日本領事館舊址、日光巖、菽莊花園、皓月園、毓園、鼓浪石、鼓浪嶼鋼琴博物館、鄭成功紀念館、海底世界、天然海濱浴場、海天堂構等。融為歷史、人文和自然景觀於一體,為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。
龍頭路步行街
鼓浪嶼龍頭路是鼓浪嶼的主要商業街。因應著旅遊的興旺,龍頭路的兩側開設了許多工藝品店和字畫店,即有本地產的工藝品如珠繡、漆線雕、彩紮、彩塑、彩瓷等,也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古玩、玉石、字畫和瓷器等。
南普陀寺
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,面臨碧澄海港,始建於唐朝末年,稱為泗洲寺,宋治平年間改名為普照寺,明朝初年,寺院荒蕪,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得到重建。因其供奉觀世音菩薩,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,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,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。寺內明萬歷年間血書《妙法蓮華經》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觀音等最為名貴。
沙坡尾藝術西區
沙坡尾距離熱鬧的廈大商圈不遠,過去曾經是漁船停泊的地方,因為剛好位在一大段沙灘的最末端,各處的沙子都會流到這裡,所以被稱作「沙坡尾」,不過自從演武大橋完工後,大型船隻無法再進出,加上城市計畫改建,老房拆遷,曾經繁華的漁港也逐漸走向沒落。原本該是一個安靜的地方,這幾年隨著文創風潮的興起,沙坡尾純樸低調的氣氛,反而成為許多藝文人士喜歡的特色,開始慢慢聚集了許多賣手工藝品、明信片、獨立潮牌、咖啡館、小吃美食的店家,走進這裡,還能看見漁民生活的縮影,濃厚的市井味中,帶著一股文青們會喜歡的藝術感。
D4
晉江梧林傳統村落
梧林古村落位於晉江市新塘街道西南部,背靠石鼓山,面臨梧垵溪,是一處保存完好的閩南傳統古村落。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發展歷史。於2016年被中國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。梧林保留完整的百年建築群,多在上世紀初至抗日戰爭爆發前後建成,景區內的古建築群很有特色,建築形式涵蓋了閩南大厝、哥特式以及古羅馬式建築等風格。
開元寺
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蹟,也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,也是宋元時期泉州規模最大、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。 2021年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,成為中國第56處世界遺產。至今仍保持著與日本東大寺相似的唐宋宮殿式建築壯嚴肅穆的風格。
東西塔
泉州東西塔是鎮國塔、仁壽塔的合稱,兩塔相距約200米。是中國現存最高的一對石塔,位於泉州市區西街泉州開元寺內。東西塔為中國石構建築的瑰寶,既是泉州海外交通繁榮的象徵,也是泉州歷史文化名城的標誌。
泉州西街
是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和區域,早在宋朝,西街已經象徵了泉州的繁榮,是目前泉州市區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區,保留着大量具有歷史原貌的建築。
蟳埔民俗文化村
蟳埔村位於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東海社區的一條小漁村,這裏有著獨特傳統風俗的漢族女性~蟳埔女因其別具一格的服裝、特別是頭飾而聞名,其經濟活動、婚嫁習俗等亦不同於一般漢族女性之傳統。2008年,蟳埔女習俗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蟳埔簪花圍體驗
髮型和頭飾是蟳埔女最具代表性的特徵。蟳埔女喜愛戴花。用繩子將鮮花串成花環,一般有3-5圈,每圈用一種花,圍繞著螺旋髻佩戴在腦後,稱為「簪花圍」。
D5
翟山水上坑道
昔日國軍流下汗水堪稱鬼斧神工打造,金門戰備工事的偉大傑作與歷史見證,其內氣勢磅礡、令人嘆為觀止,是金門的精華行程。A字型戰備水道,總長約357公尺,是昔日國軍兩棲部隊的小艇基地之一,是八二三炮戰之後,因應兩岸軍事緊張,於民國50年開挖的,戰時供登陸小艇搶灘運補之用,坑內並有停靠碼頭。
水頭聚落:得月樓、黃輝煌洋樓、金水國小
水頭聚落
金門俗諺《有水頭富,無水頭厝》,意思是即使能像水頭村人一樣富裕,但要擁有像水頭村那樣華麗的房舍卻不容易,代表著金門人賦予水頭聚落建築的讚譽。水頭村民過去除了以農、漁業維生外,也多從事走船經商,因此,聚落裡錯落著傳統閩南古厝與受到海外風情影響的異國洋樓,彷彿是歷史建築的展場。
得月樓(台灣歷史建築百景)
是當時水頭聚落最高的建築,便以「近水樓台先得月」之意涵,取名為「得月樓」,曾列為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。建造時正是金門地方治安最壞的時期,強盜登陸劫掠的事件層出不窮,因此得月樓特意打造許多防禦工事:三、四樓的牆面有供架槍瞄準用的槍眼、屋頂女兒牆的垛口是為防禦使用,此外還有逃生密道,在緊急時刻帶領主人通往相鄰的番仔樓內。
黃輝煌洋樓
水頭黃氏家族所蓋的洋樓中,以黃輝煌洋樓最為壯觀,因為得月樓就是隸屬於黃輝煌洋樓的一部分,洋樓正立面有小獅與天使像,其餘包括孔雀、卷草、花鳥、大象、蝴蝶與正面樑枋雙龍搶珠的剪黏等泥塑都是出於金門匠師之手。
金水國小
水頭聚落的黃氏家族相當重視教育,隨著聚落裡學生增多,原本作為講堂的家廟場地不敷使用,黃氏家族於是提議興建學校,由水頭鄉僑共同出資,於西元1932年興建金水國小。金水國小門面精美,刻畫著象徵純潔的天使、展翅高飛的老鷹;內部使用紅磚搭建圓柱,取諧音「專注」之意,每一處小細節都是對學子們的期待。